民国28年(1939年)10月2日
经军工部批准成立二十六工厂筹备处。
民国29年(1940年)5月17日
中国火柴原料公司成立。民国30年(1941年)11月底,中国火柴原料公司长寿厂建成投产。
民国34年(1945年)1月
兵工署第二十六工厂建成投产,生产出氯酸钾产品;同年2月正式成立兵工署第二十六工厂。
民国38年(1949年)8月
兵工署第二十六工厂改为第二十三兵工厂一分厂。
1949年12月12日
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业部派军代表接管二十三兵工厂一分厂。同月中共二十三兵工厂一分厂支部成立。
1950年5月
重庆市企业局接管中国火柴原料公司长寿厂。
1951年3月1日
二十三兵工厂一分厂更名为西南工业部三0一厂;中国火柴原料公司长寿厂更名为西南工业部三0二厂。
1953年1月27日
中共重庆市三0一厂委员会成立(由三0一厂、三0二厂合组建成)。
1953年3月12日
三0一厂更名为中央重工业部化学工业管理局第三0一厂。
1953年4月6日
涪陵企业公司机电厂更名为长寿化工机械厂,并入三0一厂。
1953年4月10日
三0一厂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化学工业管理局长寿化工厂。
1953年6月13日
三0二厂与长寿化工厂合并改名为长寿化工厂分厂。
1956年6月
化学工业部成立,长寿化工厂改属化学工业部领导。
1957年7月15日
氯丁橡胶系统建设工程开始动工。同年10月磷二车间黄磷改造完工投产。
1958年6月15日
化工部将长寿化工厂下方给地方,隶属四川轻工业厅领导,同年化工厅成立后归化工厅领导。
1958年7月至1959年5月
氯丁橡胶、烧碱、电石、黄赤磷等车间及相应的公用工程基本建成,先后投产。
1962年10月1日
为了直接加强对重点企业的领导,将长寿化工厂收回中央,直属化工部领导。
1966年8月
化工部将长寿化工厂改名为红卫化工厂。
1969年2月
红卫化工厂成立革命委员会,称“红卫化工厂革命委员会”。
1970年1月
化工部再次将企业下放给四川省,由四川省革命委员会领导,四川省化工部成立后,同年9月划归四川省化工局领导。属直供企业。
1970年5月
企业实行军事管制,并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1973年10月撤销军事管制。
1973年10月
根据重庆市革委会工交部71号文和重庆化工局6号文的通知,恢复长寿化工厂厂名。
1975年4月
生产高氯酸钾产品,1975年5月起,根据中共四川省委(1975)35号文《关于下放工业企业的通知》,直属重庆市化工局领导。
1977年10月
氨苯磺胺产品投产。至此,已有氯酸盐、氯丁橡胶、氯碱、氨苯磺胺四大产品。
1988年4月
根据重庆化工总公司,重化总公司发(1988)008号文件,企业更名为长寿化工总厂。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统计局、财政局、劳动人事部五个部委,经企(1988)240号文件发布长寿化工总厂为大二企业。
2000年8月
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成立,企业由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经营和管理。
2001年9月26日
经市政府渝府[2001]226号文批准,同意长寿化工总厂实施资产债务整合。由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四川宜宾昌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成立重庆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至今。
2011年3月29日
经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第二届董事会临时会议研究,同意重庆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寿捷圆化工有限公司至今。
2015年7月29日
经化医集团第三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同意组建成立“重庆化医长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化集团)”。